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家电品牌 家电品牌
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_空调投资项目计划书_1
ysladmin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_空调投资项目计划书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对“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的一些看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1.公共建筑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
2.新房装修中央空调选大金空调好还是格力空调好?
3.中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地源热泵系统
4.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5.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公共建筑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
公共建筑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能耗的相对值和绝对值都将持续增长,我国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而空调能耗一般要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40%以上,因此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能耗,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公共建筑的建筑热工设计和供暖、通风和空调设计等提出了设计原则。从制冷空调行业产业链现状来看,可以分为设计、制造、安装、运行。设计是行业的龙头,也是行业的源头。空调节能,设计先行,设计师的设计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设计师决定制冷空调系统容量的大小,即使制造厂家制造出最精良的设备,最节能的设备,没有设计师的正确设计,也难以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1 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合理配置设备,实现节能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来说,首先应选择高效节能的中央空调设备。中央空调设备一般包括:空调冷热源设备,空调机组、水泵、风机、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空调设备中冷热源设备能耗约占空调总能耗的一半,是中央空调节能的主要部分。选用冷水机组时要严格执行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GB/T18430-1-2007)标准,中小型公共建筑可以选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因为不需要设置室内机房,安装方便,管理维护简单。但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由于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性能参数较水冷型机组低很多,单台机组的容量不大,台数过多难以布置在屋面上,因此应选用螺杆或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中央空调末端设计中一定应选用盘管重量轻、单位风机功率供冷或者供热量大的机组。空调机组应该选用风机风量、风压匹配合理,漏风量少,空气输送系数大的机组。2 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实现节能空调系统可通过回收排风中的冷(热)量处理新风,用冷凝器的放热加热生活用水达到节能的目的。2.1 排风冷(热)量回收在建筑物的空调负荷中,新风负荷所占比例比较大,一般占空调总负荷的20%~30%。空调运行时要排走室内部分空气,必然会带走部分能量,同时又要投入能量对新风进行处理,如果在系统中安装能量回收装置,利用全热交换器或显热交换器回收排风中的能量,用排风中的能量来处理新风,就可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量,降低机组负荷,提高空调系统经济性。2.2 冷凝器热量回收空调冷凝热是空调系统制冷量与制冷机输入功率之和,冷凝热一般为制冷量的1-15~1-3倍左右(吸收式可达2-2倍),可见制冷机冷凝热是相当大的。通常情况下,空调冷凝热是通过冷却水系统排入大气,将如此大量的冷凝热直接排到室外的大气中,直接加剧了室外大气的热污染,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如果使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将这些热能回收,用于生活热水或作为辅助加热热源,既可大大降低整个暖通系统的运行费用,又可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的废热,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冷凝器的放热量与空调负荷的变化同步,而与热水用量可能不一致。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冷凝热、冷却水量、热水用量平衡,常与现实不一致,这在系统设计时应加以考虑,可采用蓄热装置来进行调配,如图1所示。根据热用户的要求,对来自蓄热水池的热水可再加热。该系统的工况转换控制主要根据蓄热水池的热水温度信号,当热水温度高于某设定值时冷却塔开始运行。3 应用热泵技术实现节能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性能可靠的绿色环保冷暖空调。可以冬季制热、夏季制冷以及供生活热水,热泵系统设计简单,运行可靠,自控精度高,节能效果显著。热泵的种类很多,包括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水环热泵、燃气热泵、蓄热式热泵和高温相变式热泵等。热泵技术发展很快,在国外广泛应用,在我国也有许多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实例。有研究对北京、宁波及广州的三座地源热泵示范工程情况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论述,并指出:热泵技术的投资费用比传统的中央空调的投资费用略低,但是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的中央空调。建设热泵技术工程需要在经济技术分析的层面上,就初投资、采暖制冷效果、技术稳定性、运行费用、节能效果以及环保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科学的论证,进而提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建设。4 合理降低室内温度标准实现节能从节能角度出发来确定室内温、湿度标准是节能的重要因素。空调系统耗能大小除与当地室外气象参数、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及室内发热散湿量有直接关系外,室内设计温、湿度标准也是直接影响冷负荷大小的重要因素。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计算公式可看出:在原室内设计温度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为Q1=FKΔt1,若改变室内设计温度后,外围结构的传热量为Q1=FKΔt2,将以上两个情况进行比较,则Q2∶Q1=Δt2∶Δt1,得Q2=(Δt2/Δt1)Q1。如哈尔滨地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30-3℃,假设室内温度从25℃提高到26℃,则Δt1=30-3-25=5-3℃,Δt2=30-3-26=4-3℃,所以Q2=(Δt2/Δt1)Q1=(4.3/5-3)Q1=0-811Q1,也就是室内设计温度提高1℃,则通过外围结构的传热量可减少18-9%。由此看出,夏季室内温度越高,冷负荷就越低,系统设备耗能也就越小。在保证人体健康与舒适性的前提下,夏季室温每升高1℃,节省的冷负荷是很可观的。因此,从节能角度考虑,当前总趋势是各国都在修订过去偏高的室内温湿度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局认为把夏季设定温度从24℃改为26-7℃,约可节约能量15%,冬季设定温度从24-4~26-7℃,改为21~22℃,约可节能18%。可见,为降低能耗,在满足生产要求和人体健康的情况下,空调房间室内温度,夏季应尽可能提高,冬季应尽可能降低。5 加强管理力度,减少能源浪费日常管理是建筑节能是否实际有效的关键。一个设计得再好的节能系统,如果管理不善,也达不到节能的目的。5.1 提高操作管理人员素质在中央空调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项调节和节能措施的实施,也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相关,所以应加强对中央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行中央空调操作人员操作证制度,使其具备必要的制冷空调知识,懂得根据室外参数的变化来进行调节,以及怎样调节才会节能。5.2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空调运行管理制度日常运行中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经常清洗过滤设备,保证冷冻水、冷却水水质,以免空调设备产生污垢、锈蚀、锈渣和生物污泥,使管道流动阻力加大而流量减小,甚至管道堵塞,导致制冷量下降,从而浪费电能。根据理论计算,冷疑器的污垢每增加0-1mm,热交换效率就降低30%,耗电量则增加5%~8%。对设计考虑的过渡季全新风运行和间歇供冷、供热等节能措施,是否正确进行,真正把能耗节省下来。6 结语节能己成为空调设计的基本课题和方向之一。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管理人员在工程实践中应提高节能意识,将各种节能措施合理运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source=bdzd
新房装修中央空调选大金空调好还是格力空调好?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长虹美菱(000521)、美的集团(000333)、格力电器(000651)、澳柯玛(600336)本文核心数据:空调产量、空调销量、空调线上、线下渠道销量占比、空调产销率
空调产量有所降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空调产量较为稳定,2017年-2019年,受库存、天气,以及三四级市场需求提升的影响下,我国空调产量不断增加,2019年空调产量达到顶峰为21866.2万台。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空调产量达到21064.6万台,同比下降8.3%。2021年,经济有所好转,1-11月空调产量为19741.4万台,同比上升11.4%
2020年空调销量情况有所下降
2016-2020年中国空调国内销售量呈波动变化,2018年空调销量达到顶峰,为15174.8万台;受疫情影响,2020年空调国内销售量为14146.4万台,同比下降6%。
线下渠道空调销量较高
从空调产品目前的销售渠道看,主要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两种,目前,线下仍是空调销售的主要渠道,2020年空调线下销售额占比为56.21%。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为43.79%。
空调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2016-2020年,中国空调产销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我国空调产销率最高,达到80%;2018年开始,空调产量不断上升,销量呈下降趋势,产销率随之降低。2020年,中国空调产销率下降到67%,我国空调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空调销售规模达到1545亿元
据AVC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空调销售额呈波动趋势,在2018年销售额达到峰值之后,2019年空调销售额有所回落。2020年空调销售额为1545亿元,同比下降21.9%。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界定及数据统计标准说明
1.1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界定
1.2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分类
1.3 制冷、空调设备所归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主管部门
(2)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自律组织
2.1.2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2.1.3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1.5 “碳中和、碳达峰”愿景对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的影响分析
2.1.6 政策环境对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GDP增长情况
(2)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3)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2.2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人口规模及环境
2.3.2 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
2.3.3 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及历史演变
2.3.4 社会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研发创新现状
(1)直流调速技术
(2)高效传热技术
2.4.2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专利申请及公开情况
(1)制冷、空调设备专利申请
(2)制冷、空调设备专利授权
(3)制冷、空调设备热门申请人
(4)制冷、空调设备热门技术
2.4.3 技术环境对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3章: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判
3.1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3.2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现状
3.3 全球代表性经济体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状况
3.3.1 美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3.3.2 日本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3.3.3 英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3.4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企业案例分析
3.4.1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4.2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4.3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
(1)麦克维尔
(2)开利
(3)特灵
3.5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3.5.1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5.2 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特征
4.1.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4.1.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特征
4.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4.2.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出口总览
4.2.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口状况
(1)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2)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口来源国分布
(3)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口收货地分布
4.2.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出口状况
(1)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2)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出口目的国分布
(3)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出口出货地分布
4.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参与者类型及规模
4.3.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参与者类型
4.3.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企业数量规模
(1)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企业数量
(2)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企业分布
4.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4.5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4.5.1 空调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4.6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4.6.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细分产品市场结构
4.6.2 中国商用制冷设备市场分析
(1)商用制冷设备定义
(2)商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3)商用制冷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4.6.3 中国工业制冷设备市场分析
(1)工业制冷设备定义
(2)工业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3)工业制冷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4.6.4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分析
(1)中央空调定义
(2)中央空调市场规模
(3)中央空调竞争格局
(4)中央空调发展趋势
4.6.5 中国车用空调市场分析
(1)车用空调定义
(2)车用空调市场规模
(3)车用空调竞争格局
(4)市场发展趋势
4.7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细分区域市场分析
4.7.1 浙江省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浙江省发展环境
(2)浙江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背景
(3)浙江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现状分析
4.7.2 上海市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上海市发展环境
(2)上海市制冷、空调设备需求背景
(3)上海市制冷、空调设备需求现状分析
4.7.3 江苏省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江苏省发展环境
(2)江苏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背景
(3)江苏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现状分析
4.7.4 广东省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1)广东省发展环境
(2)广东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背景
(3)广东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现状分析
第5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5.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1.1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5.1.2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5.1.3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5.1.4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潜在进入者分析
5.1.5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5.1.6 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5.2.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发展状况
5.2.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5.2.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发展趋势
5.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5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6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全景深度解析
6.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
6.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上游行业分析
6.2.1 制冷、空调设备用钢材供应市场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钢材表观消费量分析
(3)钢材市场价格走势
6.2.2 制冷、空调设备用有色金属供应市场分析
(1)铜材市场分析
(2)铝业市场分析
6.2.3 制冷、空调设备用电子元件供应市场分析
(1)电子元器件供给情况
(2)电子元器件竞争情况
(3)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
6.2.4 制冷、空调设备用制冷压缩机市场分析
(1)市场发展现状
(2)市场供给分析
(3)未来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6.2.5 制冷、空调设备用电子膨胀阀市场分析
(1)市场发展现状
(2)市场供给及供应商
(3)未来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6.2.6 制冷、空调设备用冷凝器和蒸发器市场分析
(1)市场发展现状
(2)市场供给及供应商
(3)未来发展对行业的影响
6.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6.3.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下游应用场景分布
6.3.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在冷链物流的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1)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特征
(2)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1)冷藏汽车
2)铁路冷藏车
3)冷藏船
(3)制冷、空调设备在冷链物流的应用潜力
6.3.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1)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特征
(2)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3)制冷、空调设备的需求潜力
1)智能电网建设推进,形成制冷、空调设备设备新需求
2)“双碳”目标下电力结构转型,制冷、空调设备增量需求释放
6.3.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1)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特征
(2)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1)医疗机构
2)制药厂
3)医疗器械生产
(3)制冷、空调设备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需求潜力
6.3.5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在公共以及商用建筑的应用需求潜力分析
(1)主要应用领域及需求特征
(2)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1)商业建筑
2)公共建筑
(3)制冷、空调设备在公共以及商用建筑的应用需求潜力
第7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痛点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布局
7.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7.1.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营收状况
7.1.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利润水平
7.1.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成本管控
7.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7.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7.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7.5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发展布局
7.5.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结构优化布局
7.5.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数字化信息管理布局
7.5.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产业低碳化/绿色转型布局
第8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8.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8.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8.2.1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2 郑州凯雪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3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4 银都餐饮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5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6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7 三河同飞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8 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9 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8.2.10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发展状况
(3)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现状及产品详情
(4)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状况
(5)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规划及最新动态
(6)企业制冷、空调设备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第9章: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
9.1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SWOT分析
9.2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9.3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9.4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9.5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进入壁垒
9.6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9.7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9.8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9.9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9.10 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分类
图表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21年)》中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所归属类别
图表3: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4:本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5: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6:制冷、空调设备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7:截至2021年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标准汇总
图表8:2020-2021年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9:截至2025年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目标汇总(单位:亿元、%、亿美元)
图表10:“十四五”规划对环保行业各领域的影响分析
图表11:中国“碳中和”三步走发展策略
图表12:2011-2021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13:2013-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14:2010-202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速度(单位:万亿元,%)
图表15: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单位:%)
图表16:2011-2021年中国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单位:亿人)
图表17:2021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图表18:2011-202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单位:万人,%)
图表19: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处阶段(单位:%)
图表20:2012-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走势图(单位:元,%)
图表21:2014-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元)
图表22:2016-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化情况(单位:%)
图表23:2012-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相关专利申请量变化图(单位:项)
图表24:2012-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相关专利授权量变化图(单位:项)
图表25:截至2021年我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技术专利申请人TOP10(单位:项)
图表26:截至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技术专利分布领域(单位:项)
图表27: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28:2020-2021年上半年日本制冷空调设备生产量(单位:台)
图表29: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图表30: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主要参与企业
图表31:麦克维尔制冷、空调设备产品应用案例
图表32:麦克维尔在华制造基地
图表33:麦克维尔在华销售网络
图表34:开利制冷、空调设备产品应用案例
图表35:开利在中国大事汇总
图表36:特灵在中国大事汇总
图表37:全球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38:2026年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表39: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发展历程
图表40: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特征
图表41:2017-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进出口金额总况(单位:亿美元)
图表42: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进口产品结构(单位:万美元,%)
图表43: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进口来源国分布,按金额(单位:%)
图表44: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进口收货地分布,按金额(单位:%)
图表45: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出口产品结构(单位:万美元,%)
图表46: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出口目的国分布,按金额(单位:%)
图表47: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出口出货地分布,按金额(单位:%)
图表48: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参与者类型
图表49:2013-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企业数量(单位:家)
图表50: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企业分布
图表51: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产销情况分析(单位:台套,%)
图表52:2013-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制冷、空调设备行业销售收入(单位:亿元)
图表53:2021年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细分产品市场结构(单位:%)
图表54:家用冰箱与商用制冷设备的主要区别
图表55:2016-2021年中国商用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56:2016-2021年中国工业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57:2015-2021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图表58:2021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统计情况(单位:%)
图表59:2015-2021年中国汽车空调产量(单位:万套)
图表60:2018-2021年中国汽车空调市场规模及测算(单位:亿元)
图表61:客车空调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62:其他车型空调竞争格局
图表63:2014-2021年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表64:2014-2021年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
图表65:2016-2021年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图表66:2018-2021年浙江省冷库容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67:2015-2021年浙江省商服用地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68:2011-2021年浙江省汽车产量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69:2018-2021年浙江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分析(单位:万平米,万吨,万辆,亿元,%)
图表70:2014-2021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表71:2015-2021年上海市工业增加值走势图(单位:亿元,%)
图表72:2016-2021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图表73:2018-2021年上海市冷库容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74:2015-2021年上海市商服用地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75:2014-2021年上海市汽车产量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76:2018-2021年上海市制冷、空调设备需求分析(单位:万平米,万吨,万辆,亿元,%)
图表77:2014-2021年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表78:2011-2021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单位:%)
图表79:2016-2021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图表80:2018-2021年江苏省冷库容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图表81:2015-2021年江苏省商服用地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图表82:2011-2021年江苏省汽车产量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图表83:2018-2021年江苏省制冷、空调设备需求分析(单位:万平米,万吨,万辆,亿元,%)
图表84:2014-2021年广东省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图表85:2012-2021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单位:万亿元,%)
图表86:2016-2021年广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情况(单位:元)
图表87:2018-2021年东省冷库容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略.....如需完整目录请联系客服
中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地源热泵系统
首先朋友给的建议还是特别靠谱的,选大金初投资高,但是结实耐用,静音舒服,可选个性化配置方案,国际专业化空调企业售后有保障。选格力初投资低,支持国产,在国产品牌力相当不错。
个人毕业后接触较多就是大金,日立、格力,我用我的个人经验给分析一下,最后怎么选择要看您的需求和预算。
首先大金一直是是空调行业中的龙头老大,业内都非常敬仰的品牌,在国内的销售也是一直都靠口碑打天下,从来没有正经打广告。详细分析一下:
1、企业实力
大金成立于1624年的日本大阪,是世界上唯一一家集空调、冷媒、压缩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大金旗下还拥有麦克维尔、Goodman、AAF等国际空调和空气处理公司。在世界各地有200多家生产基地和子公司。在中国有全系列的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网络,并成立研发中心,针对中国气候条件生产事宜设备。
2、企业原则
大金在世界各地一直秉承着“全球同质同享”,家用中空调的关键零部件采用自产,其余零部件均采用国际一线品牌,保证产品质量。这样即使不是进口设备大家也可以放心购买。大金是一直以过硬品质来塑造自己形象,才有了今天在空调届的地位。
3、大金空调的实力
大金空调产品之所以好,也是得益于大金的多项发明专利
摆动式式压缩机和高中压腔压缩机,比较常规压缩机磨损泄露减少,能效提高。
大金家用产品的外机主板散热采用恒温液冷散热技术,极大程度降低了电路板的故障率。
温湿平衡技术,采用双阀双翼,达到除湿不降温,有效解决的将那地区梅雨季节以及卫生间、地下室潮湿问题。
大金利用自己的氟化学技术研发减震垫和外机板筋涂料,更是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外机噪音和长久的机壳生锈问题。
4、定制化配置方案
现在的大金中央空调并不是单单的制冷制热那么简单,它是房间的空气管家,温度、湿度、洁净地、气流组织的调节和信息反馈,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和控制家里的空气质量。
针对房间更是又多出了厨房、卫生间、衣帽间的空调,应对我们的不同需求。
5、专业化安装团队
大金的零售都是大金指定的专业店,能够经过考核,拥有专业的设计、销售和安装的公司和企业,。安装采用大金指定辅材,并且安装接受大金售后工事部门监督。
6、全国售后无忧
大金是业内唯一一家针对售后问题,设立售后服务公司的企业,售后电话全年365天每天24守护每一个顾客。
大金发展空调相对较早,针对多联机更是第一个。体系更加健全,价格虽然高点,但是您可以更实用的设备和更高品质的服务。
格力是国产空调届的老大,在2012年挂机生产总量达到世界第一,在柜挂机方面积攒很多经验,在家用中央空调方面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接连推几个新的产品系列,但是产品只是定位中端产品市场。目前通过拆机对比格力的高端产品,已经可以持平市场的约克,日立EXpro、三菱海尔等一样主打中端市场的品牌。
关于两个品牌取舍,关键在于你的需求和预算。看您选购的绿城的房子,本身房价比较高,如果不打算几年后卖房子,建议够一个更好地品牌。
当然是大金,格力雅居系列是国产凌达压缩机高端机才用进口三菱或日立压缩机大金用的就是自家压缩机从内机钣金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格力到现在连扬水泵都不带说大金格力一个生产线的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说的回答问题不要乱回答那样会误导!
差不多,一条生产线出来的。格力现在售后也不行。不过价格低一点。
都说道大金空调还是格力空调怎么选了,这个其实问题就很好选择了,大金和格力都是市面上不错的空调品牌,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为大金空调是日系品牌国际一线,格力空调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属于是国内一线品牌,在国际上稍微差一点,当然这也并不能影响其品质。
至于大金空调和格力空调之间的区别或者说优点,前面的朋友已经讲得很细致了就没有必要再去复述一遍了,关于大金空调和格力空调之间选择哪一个好,个人觉得主要看自己预算,大金空调价格要比格力空调贵一些,但是大金空调的舒适性能及节能性在后期会让消费者有物超所值的感受,尤其是在制热方面。关于大金空调和格力空调之间应该怎样选的问题还有其他想问的欢迎关注哦
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项目概况1)建筑物基本情况
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坐落在朝阳区立水桥甲1号立汤路东侧。总建筑面积为51711平方米,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所有建筑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该系统于2003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学院内各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调设计参数分别见表6-9。
表6-9 建筑类型及冷热负荷明细表
2)设计方案
根据土壤换热性测试结果,共钻了364个换热孔,孔径为150mm,其中54个孔的深度为150m,310个孔的深度为160m,每个换热孔内下入一套(双U)HDPE管,换热孔间距平均为5m,换热孔占地面积约为9100m2,换热孔总长度为57700m,换热孔布设在操场、停车场和绿地下面,施工完后,不影响这些地块的正常使用。
同时,为了便于运行管理,根据建筑布局和使用功能,建设了4个热泵机房,每个机房热泵的供热、制冷能力分别如下:
(1)1#热泵机房:为体育中心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选用1台热泵机组,机组的制热量1022kW,制冷量为820kW,机房占地面积约为85m2;
(2)2#热泵机房:为综合楼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选用8台热泵机组,机组的总制热量3040kW,总制冷量为2880kW,机房占地面积为210m2;
(3)3#热泵机房:为教研楼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选用1台热泵机组,机组的制热量304kW,制冷量为288kW,机房占地面积为35m2;
(4)4#热泵机房:为教学楼和图书馆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选用5台热泵机组,机组的总制热量1824kW,总制冷量为1728kW,机房占地面积为150m2。
2)项目初投资
整个项目建筑面积为51711m2,总投资为1858万元,具体工程量包括室外土壤换热系统、热泵机房和室内空调末端(主要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主要三大部分,折合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初投资为360元/m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受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比较大,不同类型的建筑,冷热负荷不同,初投资也会有差异。在本项目中,综合楼的负荷指标比较接近一般办公和住宅类建筑,因此以下将以该建筑为例,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初投资进行具体分析。
表6-10 综合楼初投资表
根据以上综合楼初投资表,进行了初投资综合分析:该建筑的平均初投资费用为310元/m2,系统投资比例大致如下:机房设备及安装工程占37%,室外土壤换热系统安装占28%,室内空调末端系统占35%。但空调末端系统未包括风机盘管的设备购置费用。
3)运行费用分析
根据2004年10月~2005年9月的实际运行记录,热泵系统的实际耗电量为2546600kW·h(主要为热泵机组、三组循环泵,不含风机盘管的耗电量),平均电价按0.68元/kW·h,运行电费约为173万元,即为全年供暖季和制冷季的总运行电费。其中夏季制冷耗电量1021500kW·h,电费约为69.5万元(折合13.4元/m2);冬季采暖耗电量1525100kW·h,电费约为103.7万元(折合20.1元/m2)。各月具体的耗电量和运行电费分别如下表。
北京浅层地温能资源
根据以上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9月整个一年的供暖制冷周期的电力消耗统计,可知该系统实际耗电量高于设计方案中的估计值。主要原因是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设备运行时间的估计值不够准确。估计值是按整个系统满负荷运行每日5小时计算,实际情况是占机房装机容量一半用电量的循环泵(空调侧和地源侧)基本是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以及室内末端风机盘管运行时间也比估计时间要长。
通过对整个系统用电比例的分析可知,大部分电耗集中在循环泵的运行上,主机的开启率较低,而且机组进出水温差较小,流量大,机组开工率不高。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的电耗变化较大,人为因素较多,应注意提高节能意识,合理开启风机,杜绝浪费。
北京浅层地温能资源
4)地源温度与系统耗能分析
通过对体育中心机房热泵机组的运行监控数据的整理,得出以下供暖期地源温度延时变化曲线,从而与电耗曲线作对比分析。
由以上两个图表可以看出,地源温度在整个供暖期内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耗电量正好相对,随着室外气温的不断下降,系统所需热量增加,同时从大地吸收的热量增加,地源温度不断下降,同时耗电量在不断增加。当气温回升,地源温度很快回升,耗电量随之减少。
说明地源热泵系统对大地温度场的影响仅在一段时期内导致一定变化,温度下降至5~6℃,但在供暖后期,温度会迅速上升,不会造成大地温度持续下降,破坏平衡。同时,此地源温度变化也与系统耗电量的变化相对应。
5)经济、环境效益评价
北京市的建筑一般一个供暖季,采暖需耗标煤25kg/m2,因此在该项目中若采用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一个供暖季需要耗煤1293t。如按每吨600元计算,购煤款约为78万元。再加上锅炉、循环泵和夏天制冷的电耗,约与热泵(103.7万元)持平。
根据测算,炉采暖锅炉每燃烧1×104t标煤,将向大气排放一氧化碳(CO)227t、碳氢化合物(CNHM)4.5t、氮氧化物(NOx)36.2t、二氧化硫(SO2)167.2t,粉尘100余t。该项目中若采用燃煤锅炉进行供暖,一个供暖季将向大气排放一氧化碳(CO)29t、碳氢化合物(CNHM)0.58t、氮氧化物(NOx)4.68t、二氧化硫(SO2)21.6t,粉尘12.9t。
因此,该项目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一个供暖季,可实际替代1293t标准煤,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夏季可以减少常规冷水机组的所具有的漂水、耗水等问题,经济、环境效益十分可观。
6)结论与建议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作为目前新兴的并发展迅速的清洁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在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优势是突出的。该系统相对于燃煤、燃油锅炉等系统不论从环保角度,以及节能经济方面的优势都是显而易见的,并通过我们的长期数据监测,该系统对大地温度场的影响也在理想范围内,没有后顾之忧。
但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积极改善,使系统的节能性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由于受室外气温以及建筑使用情况的影响,系统大部分时间的开机率仅为30%左右,建议在系统设计中尽量采用双机制,一台机组负担基本负荷,另一台用以调节高峰负荷,同时系统循环泵也应相对应的配置,这样就可以大量的节约系统用电量,使系统更节能经济。
(2)室内空调末端部分的装机功率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5%左右,这部分的用电控制分布在各个房间,建议在非上班时间可相应调低温度,并做到人走关机,可节约大量电耗。
暖通空调设计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多联机中央空调概述多联机中央空调是用户中央空调的一个类型,俗称”一拖多”,指的是一台室外机通过配管连接两台或两台以上室内机,室外侧采用风冷换热形式、室内侧采用直接蒸发换热形式的一次制冷剂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在中小型建筑和部分公共建筑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多联机中央空调具有以下特点:
多联机中央空调市场走势
2021年的多联机市场数据较为亮眼,但2022年随着整体中央空调市场增长起伏波动,竞争愈发激烈、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等,有着广泛场景应用的多联机在2022年市场下降4.11%
多联机中央空调发展特点
多联机中央空调发展特点如下:
多联机中央空调品牌竞争格局
2022年,品牌格局方面,大金、日立、美的位居2022年多联机组第一阵营,占有率均超过了15%。其中,大金始终引领多联机的技术创新步伐,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多联机组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多联机中央空调区域竞争格局
在区域市场方面,华东地区经济优势相对明显,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较快,消费理念较超前,短时间内其它区域较难超越,因此华东区域依然是多联机产品发展的主力市场,2022年占比达到42.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愈加增大,在使用能源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污染排放。对于建筑来说,其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中比重较大的一环,因此一个合理的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研究,从预测方式、分布研究、围护结构以及实际场景分析来寻求答案,本文将对此做出总结并展望。
关键词: 建筑能耗;暖通空调;能耗预测
1.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提高能源效率以应对能源和气候危机已成为越来越多研究机构的共识。目前,我国的公共建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2021年,我国的公共建筑面积达到了140亿平方米,是2000年的四倍多,而建筑作为一种常见设施,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也比较高。因此,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十分重要。
空调采暖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在我国一般可达建筑运行总能耗的40%~50%,因此通过降低空调采暖能耗,可以使建筑运行阶段能耗明显降低。同时建筑室内热环境参数的设定对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所以设法建立室内热环境参数与建筑空调能耗的预测模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有学者以寒冷地区建筑为例,构建了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使建筑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的快速模拟预测,进行方案的节能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室内空调设定温度,从而对降低建筑能耗进行有效决策[1]。也有研究将各典型年气象数据根据其地理位置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进行分类整理;随后,按照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与更新后的空调温度设定值,通过Python调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批处理程序,对典型办公建筑在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后的能耗进行批量模拟;最后,基于所得到的建筑的空调采暖能耗数据,进行不同气候区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分析原因并探究规律[2]。也有学者以杭州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通过设置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作为评价指标,以使用单中空玻璃的建筑为参照建筑,对使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的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3]。
本文将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示,讨论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的位置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最终得出对实际设计有用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2. 空调采暖能耗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
在这部分中,研究学者基于我国1024个地区的典型年气象数据,提出了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办公建筑采暖空调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并以典型办公建筑模型为例,对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前后的建筑制冷空调能耗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并探讨了全国范围内典型办公建筑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的节能潜力。研究获得以下结论:
(1) 全国空调采暖能耗最高的地区为严寒A1区,该区域下全年空调采暖能耗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均在200kW·h/m2左右,能耗最高的地区接近250kW·h/m2;温和地区全年空调采暖能耗最低,该区域下全年空调采暖能耗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在15~20kW·h/m2区间,能耗最低的地区不足10kW·h/m2。
(2) 采用本研究提出的室内设计温度更新方案后,集中供暖区域的最高节能量可达13kW·h/m2以上,非集中供暖区域则在10.5kW·h/m2左右。
(3) 从全国范围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应用本研究提出的室内参数更新策略均可获得5kW·h/m2以上的暖通空调节能量,因此可以认为该应用策略可获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 在各热工区划下的22个典型城市中,采暖、制冷能耗与应用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的采暖、制冷节能量与节能比例均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随着采暖、制冷能耗的升高,采暖、制冷节能量不断升高,采暖、制冷节能比例不断降低。
3.? 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是建筑空调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人们的舒适温度区域比现行国家或国际标准建议的范围更广。因而合理地进行空调制冷采暖温度设定,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空调能耗,是建筑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室内设计温度每降低或升高1℃,能耗可降低约5%~10%,可以认为建筑全年空调能耗与空调温度设定值之间具有定量关系。
本研究以寒冷地区为例,对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进行快速预测研究。采用蒙特卡洛统计试验的方法,首先确立线性预测和非线性预测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进行抽取有限点的方式来进行模拟预测,最后将模拟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误差精度,得出建筑能耗模拟的最优预测方案。
通过建筑室内设计温度更新后基于人的热可接受室内温度范围的建筑能耗模拟和快速预测模型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通过对基于建筑室内设计温度值更新后的住宅和办公建筑进行能耗模拟,分析得到空调制冷温度上升1℃和采暖温度下降1℃均对降低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
(2) 通过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在点阵中均匀选取3点进行线性模拟预测即可得到良好的预测效果,也可以解决现有预测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
(3) 本研究对寒冷地区住宅建筑3点线性模拟预测随机性的分析,可以验证在点阵中随机选择均匀分布的3点即可对建筑全年空调能耗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同时通过对住宅和办公建筑的3点快速预测方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寒冷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预测。
(4) 借助有限点下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选取合理的3点对建筑进行全年空调能耗预测,可为建筑室内空调设定温度提供最优选择,有效降低建筑空调能耗,进而降低建筑能耗,也可为建筑师在早期设计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提供有效途径。
4.? 幕墙系统对空调系统 能耗影响
这部分研究以杭州某超高层办公建筑为例,通过设置设计建筑与参照建筑的对比分析方法,利用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作为评价指标,以使用单中空玻璃的建筑为参照建筑,对使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建筑的空调系统冷热源主机的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
对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别进行空调冷热源配置,并根据全年负荷计算得到的冷热负荷频率数比例,对冷热源主机全年能耗及冷热源初投资进行计算分析,与玻璃幕墙造价增量进行比较,计算静态回收期和动态回收期。
通过对实际建筑的研究发现:
(1) 采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的初投资较普通单中空玻璃幕墙系统有所提高,但是它在传热系数、遮阳系数这两项热工性能上的提升,可减少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及空调系统的装机容量,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
(2) 通过计算降低的空调能耗所引起的年运行费用的减少,以及装机容量所带来的空调系统初投资减少,可得到采用三玻两腔玻璃幕墙系统较普通单中空玻璃幕墙系统具有极大的优势。
(3) 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虽然投资回收期较长,但是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实例分析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寒冷B气候区)某住宅小区,南北朝向,建筑占地面积740.82m2,长和宽分别为52.4m和17.38m,建筑面积10333.18m2,建筑体形系数为0.26。建筑高度43.15m,地上12层,地下2层。使用功能地上为住宅,地下为工具间。这部分研究以此项目为例,浅析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环节中暖通专业如何满足室内环境舒适度[4]。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不但需要充分考虑主要房间的温度、湿度、新风、噪声、PM2.5及CO2浓度等室内环境参数指标,而且要满足年供暖(冷)需求指标及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指标要求。
相较于传统节能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优良的围护结构,大大降低了围护结构的耗热量。此外,供热需求也考虑了内部热源的影响,供暖需求中,室内得热量及外窗日射得热量基本可平衡通过外围护结构的失热量,室内新风(含渗透)负荷占比较为明显。该项目采用高效热回收设备,新风经热回收装置预热后,可实现明显的节能效果。供冷期间,良好的围护结构不利于减小室内由于人体、设备、灯光等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因此,在有利气候条件下应鼓励开窗换气,以降低室内冷负荷。与此同时,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要求全装修,室内装修简洁,且不应损坏围护结构气密层和影响气流组织。因此,暖通设计中风管及风口的布置在不影响气流组织的前提下,也要配合精装进一步优化。
6.结论和未来的研究
在当前经济大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下,建筑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加强暖通空调建设,成为工程建设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首先,在暖通工程的设计工作阶段,设计部门需要合理理解绿色理念;其次,设计人员应坚守绿色节能的原则开展设计工作。基于上述两点,才能保证整个暖通系统具备完善的功能以及良好的内部结构。在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中,节能减排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在当前时代下,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建筑污染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为了减少建筑污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节能减排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日益深入[5]。暖通空调作为建筑能耗的主体,完善相关的节能减排设计工作对环保工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智星,王逸群,路逸晴,等. 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建筑空调能耗快速预测方法研究[J].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 49(11): 28-35.
[2] 罗智星,路逸晴,王逸群,等. 基于室内设计温度更新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能耗节能潜力空间分布研究[J]. 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1, 49(11): 20-27.
[3] 寿广,陈文卉. 办公建筑幕墙系统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分析[J]. 暖通空调, 2021, 51(S2): 353-359.
[4] 马新然,王海峰,陈兴飞,等. 河北省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J]. 暖通空调, 2021, 51(S2): 200-204.
[5] 蔡德强. 论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8): 116-117.
好了,关于“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空调方案初投资分析”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